律师的私域运营,不只是“咱们微信拉个群”
作者:老斑鸠 编辑:代代
大数据推荐越来越厉害了。
不久前,我打开抖音,想看看现在律师做抖音直播都是在交流什么话题,不曾想,竟很快刷到一位熟面孔——某位在北方某城市执业的刑事部主任。
我见他,在直播中,通过连麦回答问题的方式,回答排队用户提出的一些问题——我能明显感觉到,对于这个执业阶段的他来说,这些问题过于简单、且琐碎了。但他回答颇有耐心,让我仿佛重新认识了他一次。
后来,他下线后,我和他在微信上交流了几句。
他说这样的方式所带来的转化(指延伸下来的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委托)超过他的想象。
关于为什么他关注到抖音直播,我没问,他也没说。
▲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,越来越成为很多个人、机构运营个人品牌的一大场域,只是有些人走向了「网红流量变现」的路子,有人还是把它作为引流自己平台的载体,最终展现的,还是自己职业本身的专业形象,收口还是法律服务为主。
但我们心照不宣间,都明白一个道理:这个时代,聪明人要下点笨功夫。琐碎的互动交流里,累积的是信任的背书。
只是,我的关注点会让他颇感意外,因为我最想问的是:
「×主任,我想知道,这些客户最终转化的渠道,还是回到你的私域场景了吧?」
他想了一下,说:
「还是先到了抖音粉丝群里,最终加了我微信继续沟通,有些沟通确实挺费精力的,不过和我连过麦的用户还是更容易信任我的……这,应该就是你说的私域场景吧。」
是的。
我这么想。
我觉得我该写点什么,除了公众号、朋友圈,我也想谈谈我对律师常接触到的——社群——的看法。
因为它们都是律师朋友们构建私域运营动作,难以忽略的存在。
读前温馨提示:
文本略长(字数5000+),对部分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也没那么友好。建议保持耐心(也可以先收藏、或分享后慢慢读,哈哈),相信认真读完的律师朋友,能读出我的良苦用心,感受到一种「性感到无可救药,真诚到毛骨悚然」的写作状态。
01
关于私域流量
其实我们早已身处局中
任何行业的竞争,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变化,最突出的特征之一,就是你是否开始在意已有的渠道和资源了。
法律服务行业也是如此。比如,做刑辩业务的律师,开始关注服刑人员家属了;比如,做诉讼业务的,开始关注常法、合规等领域了;比如,做系统解决方案的法律科技公司,开始做已入驻会员的增值服务了……
星辰大海的时代,人们开门做生意,可以井水不犯河水,互相还能商业互动一下——因为市场足够大;而到了干旱沙漠找绿洲的阶段,只有花很长时间、很大精力,挖深井才能找到源头活水,那么,「井水」犯了「河水」,只会是时间问题。私域流量的概念,就是为「存量市场」时代准备的一个词。
私域流量,是相对公域流量平台而言的。
它指的是我们不用付费,可以任意时间、任意频次,直接触达用户的渠道,比如:自媒体(比如×主任的抖音私信框、粉丝群),用户群(比如我们微信上经常加入的品牌用户群、兴趣交流群),当然,还有我们手里的,工作烙印很重的微信号。
说到微信号,我想讲个小插曲。
曾经看到一篇同行写的稿件,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证「律师要不要做微信号、朋友圈的私域运营」,导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,直接分享到朋友圈,分享语写道:
「不知道这有什么好讨论。律师不做私域运营,难道朋友圈是写给相亲相爱一家人看的?」
迎来不少律师朋友点赞。
他们说:太扎心了,律师的头像不自由,朋友圈当然也是写给特定对象所看的;我们看起来是比较自由的职业者,可一旦工作模式展开,就处处充满了不自由的设计感……
你看,或许你是今天才知道「私域运营」这个词,可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早就处在私域流量维护的运营魅力(或社交压力)之中。
东坡感叹道: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我们感叹道:不识私域真面目,只缘身在池子中。
▲ 「霸道总裁」会对「傻白甜」宣告自己对「鱼塘」的主权,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?
02
律师的私域运营
只能是一种营销手段吗?
私域流量的运营践行者,喜欢用鱼塘营销理论来解释「私域」:
把用户比喻为一条条游动的鱼,把用户聚集的地方比喻为鱼塘。
好,先把理论看到这里,我们来思考下。
假设,我们是鱼塘里的「鱼」:我们该是司马迁笔下樊哙所言「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」的鱼,还是李白笔下「北溟有巨鱼,身长数千里」的那条鱼?
假设,我们是鱼塘的塘主:眼前的鱼塘,是我们的财富密码,还是「江海寄余生」的重要组成部分?
很遗憾,我们的很多私域流量营销理论,只是把「鱼塘」当作自己的营销载体,把「鱼」当作自己的营销对象,他们分析鱼塘里不同用户的喜好和特性,然后抛出不同的「鱼饵」,最终实现捕鱼成功。塘主图穷匕见,化身「捕鱼达人」。
他们宣称,私域流量的逻辑不在「割」(韭菜),而在于「养」(鱼塘)。可在我看来,这个营销逻辑的本质,还是割韭菜的逻辑,只是以前的韭菜长在地里,现在的韭菜长在池子里罢了。
▲ 初看私域流量,很多人只会注意到「流量——成本——转化」的问题。
因为在这类观点的推演下,私域流量的优点无非是如下三大点:
① 流量更可控
意思是,去别人的菜园子里薅点菜或者种子,放到自家的菜园子里种。
而我的疑问是,如果都是这么想的呢?会不会出现打完土豪之后,发现人人都是赤贫?
古人云: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
② 性价比更高
意思是,广告投放需要预算(比如百度竞价,路牌广告,大号曝光),而反复触及自家的私域圈子,好像是不花一分钱的。
而我的疑问是,免费的或许才是最贵的,对,我们没花钱,可我们付出的成本,是别人对你的信任,这样的成本或许会是比花钱买的结果更大的。我们真的是在考虑成本吗?
古人云: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
③ 具备深化服务的可能性
从用户到付费用户,从观望者到体验者——这是很多人对「深化服务」的理解。
而我的疑问是,只要涉及商业转化的部分,就一定涉及信任的背书,一时的利益诱导,或内容变现,真的可以成为一门长期的「生意」吗?
古人云: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
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无论是在「龙门客栈」,还是在「同福客栈」,有人互动的地方,就有事故,就有故事。
对于律师来说,私域运营,绝对不只是「咱们微信拉个群」,完成销售的转化,或者服务的对接,就结束了。相反,对于真正想透了用户运营的价值传递的人而言,功能目的的社群只是短期价值,也很容易死去,真正有价值的社群,当然也一定是人与人的情感连接。
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,而有情感连接、长期信任的江湖,才有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可能性。
私域不是因为带「私」,就是用来满足私欲的。在私域边界里构建公共生态,维护公共价值,才有机会打破社群兴衰的「历史周期律」。
03
优质社群的共性
提醒我们每个人别忘了真诚
不用展开太多,我们就拿「微信群」这个私域运营载体来观察下,就明白了。
我们有必要果断抛下各种一厢情愿的宣发思维,多去好好想想,我们的微信通讯录,加了那么多的「群」——这个私域流量所谓的重要载体——有哪些群是我们真正想留下来多关注,甚至多发言的。
到底什么样的群,才是我们觉得最没有社交压力,也更有获得感的?
到底什么样的群,才是我们觉得可以交朋友,而不是找用户、找关系(也是一厢情愿的「人脉」)的?
到底什么样的群,才是我们想对话的客户,真的想主动找我们建立更多合作可能的?
为什么有的社群热闹了几天就凉凉了,有的群却长期保持活跃,很多群友能成为生活当中的朋友?
为什么我们出于好心,为客户拉的咨询交流群,客户反应冷淡,反而会深感社交压力?
……
这样关于群的问题,可以一直问下去,简而言之:
我们真正想停留的群,哪些才是具备长期互动价值,而不是短期的功能满足的?
关于这方面的观察与思考,坦率地说,我还不成体系。此处先留下我的一些主观印象,供大家参考。
▲ 再看私域流量,我们会意识到,无论是议程设置,还是内容互动,生活闲聊,背后都是人与人的逐步熟悉与信任的过程。如果说公域流量的人更关心数据的话,做私域流量的人,应该更加关心人。关心他人,相信利他主义的长期价值,就是关心自己,为自己挖掘长期价值。
在我看来,一个稳定活跃的优质群构成,一般都具备如下特点:
① 组织者:会来事的活跃群主、管理者
自己攒的局,如果自己都不上心,那么怎么期待,别人接你的话茬,关注你的议程设置呢。
所以群的主题、标签很重要,天南海北,不离初心,需要一个隐秘的主线来让群友的讨论聚焦。
这个聚焦点——可以是职业身份;可以是兴趣要点;可以是社群主要诉求;可以是群主个人魅力……总之,要找到聚集于此处的人的某个共同点。因为,「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」。
② 输出者:意见领袖
优质社群和公众号一样,也是内容的载体,只是内容的呈现形式是「聊天」而不是「文章」罢了。
所以内容的输出者——意见领袖的存在,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想想我们的很多律师、律所所维护的交流群,是否存在足够多的内容消费者,但因为缺少足够多的内容输出者而凉凉了呢。
如果没有足够的意见领袖发起话题、输出观点,那我建议这样的群还是少拉为好,只会让自己尴尬在原地。
③ 反馈者:十多个爱提问题的行业小白(咨询需求)
有问题,才有答案;有话题,才有交流的契机。
而这样的问题和话题,不一定是群主和意见领袖能想到的。作为专业法律人士,我们会发现,有时候你和同行争论不休的问题,在服务客户那里一点反响都没有,而客户有时候提出的问题,反而是你觉得毫无意义的……「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」的道理,源自对我们生活的洞察:
你以为的你以为,不一定是你以为。
社群所带来的实时反馈,值得每一个社群组织者重视。
放下偏见,直面问题,转化语言,达成共识。
我们会发现,在交流过程中,我们与客户走得更近了。
④ 观望者:帅哥美女、口水闲人、吃瓜群众……
无论你是拉一个50人的精致小群,还是拉一个500人的大群,你终究会发现,一个群真正互动起来的,还是那十来个人、几十个人。
为什么?当你吃到第九个大饼觉得饱了,就会嫌弃前八个大饼没有意义吗?
我想让大家重视的是,那些「沉默的大多数」,其实并不是毫无意义。
▲ 互联网观察家说移动互联网没有下半场,下半场只会是「微信互联网」。种种迹象表明,微信在构建一个自己产品生态,而在同一个微信生态位上,我们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?
看到帅哥美女,我们不心动?(我们和客户都会自动忽略好看的皮囊?)
遇到口水闲人、怼天怼地的愤青,我们不想说道几句?(谁说辩论辩不出专业形象?)
除了专业探讨,网上每天爆出的大瓜,我们就毫不在意?(谁说吃瓜吃不出专业问题?)
……
在私域,最公平的地方在于,相比于头衔背书的重要性,人们更关注一个人在交流中所展现的专业与真诚。
在这个需要长期信任背书的赛道上,我们需要自我实现的,不是「一看就是你请不起的大咖」,而是,「一看就是你愿意交为生活中的朋友的专业律师」。
04
尾声:总结的意思是
要透过现象,看清事物的本质
客户社群和组织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体,我们称这个生命体为“市场”。像所有有机体一样,“背景能量场”对市场产生着动态的影响,而市场的“宗旨之魂”推动着市场运动,决定了其趋势和方向。组织越能理解这些“背景能量场”中的动态作用力,就越能更好地感知市场的发展方向,从而先于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——诺曼·沃尔夫《激活组织能量》
所以,诚如本文的标题所述:律师的私域运营,不只是「咱们微信拉个群」。
因为社群的背后是组织,而组织的能量,不只是来自一时的甜头或功能性的满足,更重要的是,人与人之间长期互动下信任的背书,乃至对于愿景与使命的携手触及。把私域运营当作获客手段,首先是没有真正尊重客户,其次,也没有真正尊重自己,所付出的精力与时间。
拉群只是开始,甚至,连开始都算不上。
▲ 传统的「用户运营」营销理论,只是解决了「大流量变现」的路径,可好像没有直面具体而有温度的人的维护?对于律师的职业特点来说,切不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,忽略了低频触及、但高净值的客户的真实反馈。客户与用户最大的区别,客户是具体的人,而用户,有时候只是数字。
如果你没有在这方面理解私域,理解社群,那么我建议你最好先不要凭冲动为客户拉群。
给写文章留下足够的精力才是上策,因为你会给自己一些结构化内容呈现的喘息空间。
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,翅膀覆盖面大不大,而我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,是否早已……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感谢你读到这里,如果还想继续和我交流(想必你也注意到了,始于运营思维,终于人生态度),或者旁观优质活跃社群的该有的样子(思考与践行,缺一不可),欢迎扫码名片添加我的微信(带二维码的电子名片,从公众号文章公域到个人私域的一个桥梁案例):
对了,这张名片,也是「私域运营」的一种体现。
不过,你不是直接看到的,而是把文章读到这里才看到的。是否和我成为好友,决定权也在你这里。
你看,是否能帮助你更加理解了「私域运营」的特点呢?
但凡有所启发,都是我的荣耀。(关注公众号回复「产品清单」,还可获知与我们某些运营细项合作的可能方向。)
那么,我们下次分享再见。
※ 本文部分配图来自网络
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,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
咨询策划 | 细项辅导 | 深度陪跑 | 其他合作
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合作”
增长律在路上
离不开你的“点赞”“在看”与分享 ↓↓↓